143人生的空海
143人生的空海 | |
---|---|
封面 | ![]() |
文集冊數 | 143 |
書名 | 143人生的空海 |
副題 | 空海大師八十八靈場行腳 |
英文書名 | Life's Kuhai |
文學體裁 | 散文 |
著作類型 | 文集 |
頁數 | 218 |
篇數 | 32 |
真佛般若藏電子書 | 繁體中文 |
上一部作品 | 142夜深人靜時 |
下一部作品 | 144尋找另一片天空 |
系列叢書 |
|
143人生的空海 | |
---|---|
作者 | 盧勝彥 |
語言 | 繁體中文 |
翻譯版本 | 簡體中文 |
出版地 | 臺灣 |
出版機構 | 真佛般若藏文教基金會, 大燈文化 |
出版日期 | 2001/1 |
媒介 | 紙本, 電子, 有聲 |
有聲書 | 華語 |
ISBN | 9786267248348 |
DOI | |
杜威分類法 | |
LC分類法 | |
Wikidata |
143人生的空海 | |
---|---|
主題 | 弘法遊記 |
子主題 | 遊記, 日本 |
文章體裁 | 散文 |
關鍵詞 | |
讀者 | 真佛行者, 一般讀者, 學佛者 |
佛學級別 | 1 |
修行級別 | 1 |
內容簡介: 在日本四國島裡,曾為弘法孜孜不倦的空海大師,建立了著名的八十八靈場(寺院)。空海大師身體力行去傳揚佛法的深遠佛心,讓眾佛學弟子們敬仰不已。所以時常有嚮往著跟隨空海大師的腳步,戴著「草笠」,身穿「白衣白褲」,手持「念珠」、和「金剛杖」,一步一腳印,巡禮著八十八靈場的信徒。而本書則是蓮生活佛親身體驗巡禮八十八靈場後,寫下的旅遊文集。一本用遊歷體悟人生的散文記錄,帶領讀者感悟闊遠的心境。
我在八十八靈場(寺院),常常看到一塊石碑,上刻幾個大字,這幾個大字是:「人生就是遊歷!」 在眾多靈場巡禮的過程中,蓮生活佛和跟隨巡禮的弟子們,瞻禮了「極樂寺的無量光」、「靈山寺的鐘聲」、「空海大師修行的二岩洞」、「最禦崎寺的鐘石」、「空海大師的出生地」。一個個清淨深遠的純淨佛土,漸漸的開拓巡禮者更高遠的眼界,寬大廣博了巡禮者的胸襟,涵養培育巡禮者的超然心量。這遊歷仿佛是空海大師另一種對弟子們講道的形式,用巡禮者親身實踐的體悟,去領會空海大師要教給眾生的,另一種人生領悟。
我知道弘法大師(空海),在圓寂前講的最後一句話,他說: 「我就要去旅行了。」 這是一句很平凡、很平常的話。
但,你知道嗎? 這是: 「生死的覺醒啊!」
蓮生活佛平實而深刻的文字鋪述,加上大燈文化跟隨巡禮的豐富圖片記錄,清新的敘述著每一刻到訪八十八靈場的驚訝、讚歎、與感動。大燈文化更不放過拍攝各個絕美的著名景點,將細膩的照片收錄在這本蓮生活佛盧勝彥《人生的空海》文集裡,搭配著平易近人卻餘韻無窮的文字,帶領讀者一同踏上尋訪空海大師的旅途。
巡禮者頭戴的草笠上寫的: 迷故三界城。 悟故十方空。 本來無東西。 何處有南北。 空。 空。 空。 思之,思之。 大徹大悟!
宣傳視頻:
序: 人生是自「遊」自在(自序)
我的弟子與我,在西元二OOO年八月底及九月,遊歷了日本四國島,空海大師所建立的八十八處靈場(寺院)。這本書的寫作,在「時間」及「空間」上有了一定的軌跡。
如果讀者以為這是一本「遊記」類的書,說是也是,說不是也不是。
若說是,是的,在八十八處靈場旅行,到每一個靈場頂禮、膜拜、合掌、持咒、誦經。......
若說不是,也不是,我想告訴讀者的是,本書絕不同於時下一般流行「遊記」的書。因為我的行腳八十八處靈場,不是光用我的腳及眼睛就已經了事了。說起來也許一般人會覺得駭然,在我旅行之中,帶著一群不可思議的靈,去親身經歷不可思議的事,就光憑這一點,就有別於一般「遊記」的書了。
或許大家又會想,那這本書是「靈學」類的書了,認真說來,也不完全是「靈學」,這本書裡面,我用了自己的身與心,來體驗八十八靈場的神秘,不要看我只是簡單的合掌,只是在靈場巡行,走了一遍。......
在這走了一遍,就有了「心中豁然開朗」,就體驗了個中的「人生」,「煩惱」也能在瞬息間煙消雲散,自己身心達到不可名狀的境界。
也許大家又會以為,這是「哲思」類的書,是有啟示性質的,是談到「徹悟生死,洞悉人生」方面,雖然書中也提示了一些,事實上也沒有那麼嚴肅。
例如:
我在八十八處靈場(寺院),常常看到了一塊石碑,上刻幾個大字,這幾個大字是:「人生就是遊歷。」
這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就讓我心中大駭。
仔細想想這幾個字。
很淺顯。
很直接。
很自然。
我觀察大自然的一切井然秩序,像日月的運轉,像春夏秋冬,像生老病死,像幼稚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這人生到底像什麼?人生不就是遊歷嗎?簡簡單單的幾個字,一塊石碑。
讓你震撼,感動。
我每每走到這一塊石碑之前,手指著石碑上的字,叫弟子們看,我讀出石碑上的字:「人生就是遊歷。」我是要讓弟子的心中記下,記下什麼?就記下「遊歷」兩個字。
我知道弘法大師(空海),在圓寂前講的最後一句話,他說:「我就要去旅行了。」
這是一句很平凡、很平常的話。
但,你知道嗎?
這是:
「生死的覺醒啊!」
日本四國島八十八靈場,是空海大師在中國青龍寺得惠果阿闍梨金胎兩界灌頂,由中國唐朝返日本十年。他為了消除眾生種種的煩惱,故發願建立此系列的寺院。時間是弘仁六年(西元八一五年),空海大師四十二歲。
記下隨行同門的名單:
盧勝彥、盧麗香、蓮戒、陳曉峰、馮錦良、吳國弘、卓優近、吳尤敏、林瑞琴、孫肇瑾、蓮裳、林幸惠、劉文卿、張英鸞、劉麗玲、劉惠玲、吳淑美、林開府、林能發、許令瑾、田力維、廖苑汝、吳國令、吳游麗姝、李陳麗娥、周玲娟、沈銳初、何詩美、孫愛珍、蔣冠榮、陳傳芳、魏思顏、薛平山、薛陸逢秀、蓮花清月、廖雲伶、楊滿美。
導遊曾泰彥(旅行結束時,自願皈依)
還有:
群靈。
二千年十月蓮生活佛盧勝彥寫于美國華州雷門市真佛密苑
目錄:
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