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金剛怒目集

    来自真佛百科
    这是此页面的已核准修订,也是最新修订。
    50金剛怒目集
    封面 50zh.jpg
    文集冊數 50
    書名 50金剛怒目集
    副題 放大光明照世間
    英文書名 Wrathful Vajra Eyes
    文學體裁 散文
    著作類型 文集
    頁數 209
    篇數 28
    真佛般若藏電子書 繁體中文
    上一部作品 49靈仙金剛大法
    下一部作品 51無上密與大手印
    系列叢書


    50金剛怒目集
    作者 盧勝彥
    語言 繁體中文
    翻譯版本 簡體中文
    出版地 臺灣
    出版機構 真佛般若藏文教基金會, 大燈文化, 青山, 眞佛宗
    出版日期 1984/4
    媒介 紙本, 電子, 有聲
    有聲書 華語
    ISBN 9789865859039
    DOI
    杜威分類法
    LC分類法
    Wikidata
    50金剛怒目集
    主題 評論專欄
    子主題 評論專欄
    文章體裁 評論
    關鍵詞
    讀者 真佛行者, 一般讀者, 學佛者
    佛學級別 0
    修行級別 0


    內容簡介: 「菩薩心」是涼, 「金剛心」是火, 「菩薩心」同「金剛心」,看來是兩端,其實同一個心的演化。 ~蓮生活佛

    「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佛教自古流傳民間,大家對佛菩薩救苦救難的靈感事蹟,及佛門中低眉慈目、相貌慈藹莊嚴的佛菩薩,早已不覺得陌生。但您是否曾注意到,有時在佛菩薩身旁會有凶怒威武的護法金剛隨側,祂們怒眼圓睜的形象,似乎與一般大家對佛教慈悲的印象,不太一樣?這是為什麼呢?

    事實上,在佛教中,慈悲的攝受與力的折服同等重要,所以佛教有謂「菩薩低眉,金剛怒目」。其實,諸佛菩薩皆有金剛應化身,五佛有五大金剛,八大菩薩化身八大明王,這均是為了破除黑暗、護持正法,降伏剛強難化的眾生,令其攝受,安住於佛法。「外現憤怒相,內密菩薩行」,您知道嗎?護法外相雖忿怒凶惡,但是內心卻有著菩薩一般的心腸。

    現代宗教家蓮生活佛,早於三十年前,目睹當時宗教界弊端,不肖之徒以宗教為名,匡騙社會大眾,不但讓許多民眾受害,連修行有為的行者均蒙受波及。作者因此毅然振筆疾書,揭發各項醜聞;化身護法金剛,大發獅子吼,教導大眾明辨是非、認識正教。慈故能勇,作者所展現大無畏的勇氣,正是維護正法的最佳典範。

    我不但有度化,也有降伏之法,在整個宇宙的天幕上有分身無數的菩提之光。除了「菩薩低眉,慈悲眾生」,另一面則是「金剛怒目,降伏四魔」。 我拿筆當劍,以打罵度眾生,說法「獅子吼」,這是對治,也是慈悲。 ~蓮生活佛

    有句話說:慈悲心降伏一切的仇恨!本書不是社會黑暗檔案,也不是宗教恩怨錄,詳閱全篇,盡是作者關懷社會、心繫眾生的真情流露。翻閱全書,對於宗教的意義、人性的真相,將有更多的體會與省思。希望透過作者大悲獅子吼,引導更多讀者,在真相混淆不清的娑婆世界,學習到妙觀察、明辨是非的清明智慧,相信有朝一日,您也會是維護正法正教的金剛使者!

    宣傳視頻:

    序: 瘋行者的瘋言瘋語(代序)

    這本書是我的第五十本書了,在人生的旅程中是值得紀念的一本書。

    但,我卻在第一篇序上,寫下了「瘋行者的瘋言瘋語」。

    「盧勝彥是瘋行者?他真是發瘋了?他竟然說自己寫的書是瘋言瘋語?」讀者們必然提出很多很多的疑問。

    是的,我的心靈雖然已經化為一股清明的靈氣,但對世界眾生,卻有抑不住的慈悲與悵痛。

    在這世界上,真理與道義被遺忘了,世人變得寂寞而無依無靠,黑暗與遙遠的修行之路,那些妖魔必然會更加猖獗和無恥。

    而為了這些妖魔,為了眾生的救度,我扮演了「金剛怒目」的角色。

    我差一點夭折了,天魔在我修道的過程中,要砍掉我寫文章的雙手,要挖掉我「觀察眾生」的一雙眼。

    很恐怖很恐怖的魔難層出不窮。

    我差一點完蛋了,因為天魔都指著我的鼻子說我是「天魔」,我身經百般的譭謗之後,今天依然凜凜英姿的站立,這是我「金剛怒目」的氣魄,我也「裝瘋賣傻」,我有尊嚴一面,也有君子的一面,也有狂妄的一面,我若沒有如此做,我自己知道,我早已半途夭折了。

    瘋行者,便是「無礙」,修行到十方真如境界皆空的一個階段。

    但,請不要小看「瘋言瘋語」,這「瘋言瘋語」的裡面都是黃澄澄的金子做的,都是有價值的,都是「真理之言」,請不要看我狂妄的外表,去體會摸索那「金剛怒目」之內的一顆真摰的心吧!

    弟子們說,盧上師持著「金剛王寶劍」,以打罵來度眾生,但是請大家睜開眼睛看看。

    我打的,是一等一的大天魔,我罵的,是一等一的大神棍,我整的,是執著心重的邪僧。

    我最厭惡偽善,以及雙身法偽道。

    將偽善拆開,看看裡面有多臭。

    而那些雙身法,又是多麼的靡爛。

    還有很多很多.....。

    我狂妄,因我確有所得。

    我瘋了,因我一切無礙。

    我金剛,因我剷除敗類。

    有人說我是宗教界的超級慧星,我說我不是,因為我是從修道的小基礎一步一步的來,一小步一小步的走,從基督教-道教-佛門顯教-佛門密教。

    甚至許許多多的旁門小教,我都曾仔細研究參與,確確實實依靠實修而得來的。

    不是突然之間而「得道」的,不是憑空掉下來的。

    讀者們從我早期的作品中,可以體會我曾有陶醉於春花秋月的愛情「旋律」,也有一段「空虛」與愛「做夢」的時代,也有對「時代」的不滿與反抗,也曾想賣菜、做生意,發大財,而寫有「財源滾滾術」。

    這些是我的過去,是很現實的反映。

    假如大家讀過我寫的詩,就知道,這些俊超意境的詩,是我早期想當詩人所放射出來的光芒。

    一顆太高潔的心靈,和對眾生的慈悲,促使我努力精進的修持,我沒有自我,完完全全是大我之心。

    我的個性完全是「率真」的,我沒有什麼秘密,沒有心機,我是「佛菩薩」最具體的顯身。

    在我的所有書中,讀者可以感受到我內心的表白,沒有藏全部公開了出來。

    我知道,傳統的宗教有很多很多的缺陷與醜陋,世人無法肯定誰是誰非,真正的修持之路被歪曲,人生的煩惱與痛苦又是無限,我也看出了偽善者的嘴臉。

    而我的「金剛怒目」是代表了「正義、公平、精進、真理」。

    為了突破這污穢的管道,自然要受到許多環境的壓抑。

    然而我不怕這些,因為我修持成了「必勝的獅王」,我要替人生宗教,找到一條真正成佛之路,永住解脫之境。

    在美國,基督教、天主教是什麼形式?幹了六天的壞事,到了第七天上教堂去好好的禱告懺悔,這樣的人多的是,完全沒有修持的作法,唯一的方法是禱告加禱告再加禱告,讚美加讚美再加讚美,這難道不是幼稚園的宗教,就因為是幼稚園的宗教,自然習慣了簡單的形式,吸引大眾停留在這幼稚園的修持上。

    而道教,早就變質了,完全替世俗眾生求欲望,「求壽求子求名求利求緣求合」,一些乩童道士占卜吉凶地理相術,全部變成搞這一套的專家,拜佛拜神,全是為了世俗利益,這道教像一片黑暗,突然落了下來,完全沒有任何象徵。

    您可以看見職業送葬人同玩魔術般要技巧的「三藏取經」,這就是道教。

    我敢如此說,在國內,道教早就是癌症的病人,快隕落了。

    佛教,確實有特立獨行風格,有獨然的光輝與光芒,目前仍然像一支靈芝草,用八萬四千法來對治世人的八萬四千病及煩惱,佛教界不乏許多高明的高僧大德,正獨撐了半邊的天,有了一些滋養與愛護。

    佛法中確實有很多的修持法,可以令人成就佛菩薩的果位的。

    (我形容這些佛法是大乘佛法,是研究所的博士級,而基督教是天國乘的幼稚園佛教。)

    然而,佛法的境界實在太高,顯教的修行,要經過三個大阿僧祇劫的時光。

    密教的修行,雖可即身成佛,但要經過正心法的苦修苦煉,才能成功。

    而佛教中也有許許多多的敗類,有的光會蓋寺,有的光會化緣,有的沒有法而自稱法師,吃佛喝佛,有的光會譭謗,也有很多頭腦不用的廢物和尚,更有一些專門做生意的生意和尚,這些都應該一一揪出來,一一剷除。

    我這本「金剛怒目集」是什麼?我修持了「五大金剛法」,一手持金剛王寶劍,一手持金剛杵,我已變身成金剛手菩薩,化身成明王金剛忿怒之相,對一切的天魔邪神鬼怪魑魅不再善目相對。

    所謂「菩薩低眉,慈悲眾生」,而其另一面「金剛怒目,降伏四魔。」我不但有了度化,也要有降伏之法。

    在西方極樂世界的金色菩提蓮葉上,閃耀著金色「紅冠聖冕金剛上師盧勝彥」的名。

    在整個宇宙天幕上都有了分身無數的菩提之光,這菩提之光又有聲音發出,讚揚現代的世尊。

    我靜坐的時候,就像磐石一般,就像震天的雷響。

    我的傳承,是直接收受了佛祖的衣缽。

    有人問我,您是出家的法師?

    我答:「我的心是真出家,我的身是真入世。

    我確確實實是知大法懂無上密得證的上師。

    我在坐禪中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菩薩,我在三昧大定中,是轉法輪的聖者,我的生命是無常而永恆,能自度而度他,從此岸,我的法,是佛法的極致,比大乘更大啊!而無有止盡的。」

    有人問我,您是真瘋子嗎?

    我答:「一切解脫,一切無礙,無法解釋,便曰瘋子。我是悟者,悟了萬年千年的謎底,全世界的人都是睡覺的聰明人,而我是醒著的愚者,現在只剩下我這位愚者在拚命的吹法螺,要大家醒來啊!」

    我是金剛,降伏天下四魔,這就是「金剛怒目」。


    一九八四年四月于美國西雅圖


    目錄:

    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