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旅人的心聲

    From 真佛百科
    This is the approved revision of this page, as well as being the most recent.
    11旅人的心聲
    封面 11zh.jpg
    文集冊數 11
    書名 11旅人的心聲
    副題
    英文書名 A traveller's Inner Voice
    文學體裁 散文
    著作類型 文集
    頁數 289
    篇數 63
    真佛般若藏電子書 繁體中文
    上一部作品 10企業怪相
    下一部作品 12悵惘小品
    系列叢書


    11旅人的心聲
    作者 盧勝彥
    語言 繁體中文
    翻譯版本 簡體中文
    出版地 臺灣
    出版機構 真佛般若藏文教基金會, 大燈文化, 新企業世界
    出版日期 1974/5
    媒介 紙本, 電子, 有聲
    有聲書 華語
    ISBN 9786267248317
    DOI
    杜威分類法
    LC分類法
    Wikidata
    11旅人的心聲
    主題 哲思感悟
    子主題 哲思感悟
    文章體裁 散文
    關鍵詞 人生
    讀者 一般讀者
    佛學級別 0
    修行級別 0


    內容簡介:

    宣傳視頻:

    序: 人生瑣談(代自序)

    誰都曉得,人活在地球上,僅僅是一名過客,隨著時光的流轉,像一片輕飄飄的落葉,被埋葬在黃土之中,一直到被遺忘,在這世界,你的出現與你的消失,是否是轉瞬間的一剎那?是否是空手而來,又空手而去,莫名其妙的走了這一遭呢?人生是甚麼?價值在何處?是否真的「空無所空」,「空無所有」。

    我稱自己是一名旅人,意思是說,我乘坐人生的列車來這世界,我投宿在偏僻的世界一隅,冷眼的注視著這世界的文明與文化,我活著,蹀踱在這橢圓形的地球表殼上,在我清醒的腦海中,我意識到時間的短促,也意識到人生的可嘆與可笑,於是我產生一種完全屬於自然流露的人生觀,由於這種意識的存在,我寫下了「旅人的心聲」。

    談起自己,筆者總喜歡露出一種凄愴的笑容,這種笑是略帶苦澀的,人生的確是五味瓶打翻,有酸有甜有苦有辣,還有一種味道,那就是「無味」,把酸甜苦辣嚐遍之後,接著你會感嘆,人生根本很無聊很無味,然而等到大限一到,你又會想到「活著無聊,而死了有那麼一些些的可惜。」然而這就是存在眾人心中的感觸,到大限一至,撒手西歸時,回顧自己踏過的土地上,留下懷念的一瞥。

    我承認存在價值,也承認當一名地球的過客是有意義,然而我也發覺芸芸眾生畢竟忽視了重要的一環,而追尋「虛無」與另一種「空幻」,把生命的珍貴,投擲在浪費的旋渦之中,在物質的追求中忘了精神,或是在精神的追求中忘了物質,使心靈失去應有的平衡,於是產生人生的悲劇,也存在若干錯綜複雜的情節,成了小說家寫作的題材。

    筆者從小就喜讀歷史,對人類的聰明智慧感到自喜,深慶賀自己也是一個人,然而又看到人類愚蠢的一面,至今天,我竟然分不清人類到底是聰明還是愚蠢,讀到大學,我特別偏愛哲學這門課,有空也喜讀哲學家的著作,咀嚼古今中外的名著之後,突然又感到恍恍惚惚起來,過去的歷史,今日的文明,我活著的一剎那,我應該做些什麼?

    芸芸眾生呵!芸芸眾生,莫名其妙的活著,祇是一群地球上的過客而已,祇是一名旅人,乘坐人生的列車,從生命的起點駛向生命的終點,沒有一名是個例外的,眾多的生命過程中,究竟誰的人生有意義?誰的人生無意義?這些都是問題的所在啊!

    我發覺一個小問題,人生,是一項艱鉅的工作,因為從歷史上看來,一個偉人的成就,就是一項艱鉅的工作,是至情至聖,淵博學識,動人感人特殊成就的一項結晶,當然也不是筆者一筆就能談得了的,我祇是想說:「人生的有價值,在於超脫與非凡,特殊的表現,當然,這絕對不是庸庸碌碌,而是庸庸碌碌的另一面,表現著超人的精神與毅力,而且成就立德立言與立功的三大不朽。」

    筆者針對人生的問題而寫下這本書,然而我還是要很輕鬆的說,這不是一本論著,也不是學生的教科書,不會擺著臉孔說教,而是輕鬆的筆調,針對時病,導引著人生的一種歸向,歸於入情入理的和諧境界,筆者以自己的人生經歷與針對世界或社會所發生的種種,下筆不苟,以自己心靈的感觸,發抒為文,共集成這本「旅人的心聲」。

    寫作在我的一生中,畢竟是佔據我生命的重要一部份,我是一名真正的拓荒者,從來未曾想過去擠入作家之林,去拉攏名人替自己捧場,也很少賣廣告,我默默的在孤燈下用我的眼觀察,用我的手寫作,書是一本本的出來,我亦沉默的守住自己的崗位,可不像一般的名作家,出一本書,亦要大吹大擂一番,然而讀者畢竟心裏雪亮的,文章亦是千古事呵!我寫我書,書竟然在毫無廣告之下,一本本的暢銷了,也使得許多名作家另眼相看,認為了不起,然而,我還是靜靜的寫書,我不想成名人,我若想成名,我寧願攢電影界,不必夜夜在孤燈下寫寂寞的心聲。

    本書主旨在探討生命,探討人生,探討文明,探討社會,那是經過兩眼觀察所得的心靈結晶,範圍是無拘無束的,看到什麼,想到什麼就下筆成文,這是有所感觸則情不自禁矣!筆者為文,一向很少修改,振筆直書之文,看來像雜亂無章,然而這也是「風格」,若有疏忽不到之處,亦請先輩高明之士代為體諒與斧正是幸。過去筆者曾撰寫過十本文集,本集子添為第十一本,也算是人生的第十一個步子,希望所踩出的步子,「碰」然一聲,雷聲大響,震驚中外。

    我說我僅僅是一名地球上的過客,很快的我也要走了,我原來來自何處,也當歸向何處,祇是我喜歡寫作,就讓我的寫作在默默中成長,成一棵小樹,成一棵古松,如此,我的生命才算是獨立的枝幹,立在風雪之山巔。

    (中華民國六十三年五月于臺灣省臺中巿進化路三三七巷七號慈惠雷藏寺)


    目錄:

    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