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佛光掠影

    From 真佛百科
    This is the approved revision of this page, as well as being the most recent.
    64佛光掠影
    封面 64zh.jpg
    文集册数 64
    书名 64佛光掠影
    副题 光明之心境
    英文书名 A Glimpse of Buddha's Brilliance
    文学体裁 散文
    著作类型 文集
    页数 209
    篇数 45
    真佛般若藏电子书 繁体中文
    上一部作品 63真佛秘中秘
    下一部作品 65禅的大震撼
    系列丛书


    64佛光掠影
    作者 卢胜彦
    语言 繁体中文
    翻译版本 简体中文
    出版地 台湾
    出版机构 真佛般若藏文教基金会, 大灯文化, 青山
    出版日期 5月 1986
    媒介 纸本, 电子, 有声
    有声书 华语
    ISBN 9789865551742
    OCLC 1350765145
    DOI
    杜威分类法
    LC分类法
    Wikidata
    64佛光掠影
    主题 哲思感悟
    子主题 哲思感悟
    文章体裁 散文
    关键词
    读者 一般读者, 真佛行者
    佛学级别 0
    修行级别 0


    内容简介:

    宣传视频:

    序: “佛光掠影”序

    最近,也许是心境转变了,除了讲经说法之外,便是绝少讲话,沉默寡言,我变得更木讷了,就像一只“呆鸟”。

    在写文章方面,我偏重于教导弟子们去实修,除了实修之外,还是实修。

    不要去多谈人世间的是是非非,因为唯有自己“身”、“口”、“意”的清净,才能使自己转化境界,达到无上的胜境。

    有些弟子最近见到我。

    问:“上师为何沉默寡言?” 我不答,祇有笑笑。 其实,这笑一笑,就是有含意的,这是“慎防口业”啊! 又有弟子问我:“释迦牟尼佛得证的大秘密心法,希望上师能写了出来,让我们均能心领神会,这不是很好吗?” 而我,也是笑一笑。

    我想起古德的诗: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若要纸上谈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 其实这首诗,是叫我们不要多说,如实去修,就对了。 现在,我对人,祇剩下“笑一笑”,这“笑一笑”就是一个道理,就是世间的一切全部放下,就算“死”在前头,也是“笑一笑”。 我仿佛明白了,往昔释尊的拈花开示,就是真正的解脱,就是“禅”,就是“直指心印”,就是“佛光掠影”。 我这“笑一笑”,就是迦叶尊者当年的“领会微笑”。 这就是得到真正的解脱,已经“无我”,“无是非”,“无名利”,“无形迹”...。 等于“空了一切”,我这“笑一笑”正是“乐天安命,顺应自然”。

    有一位大修行家写信给莲生上师: “您有无穷尽的灾难,等于有无穷尽的福份,灾难愈大的人,其福份愈大。” 我赞同大修行家的看法。

    但我见信,也祇是笑一笑,因为我知道,灾难对于我,等于是无灾难,福份对于我,也是无福份,“灾难”与“福份”均是空华幻月,在我来说,均是不存在的。

    我曾说过,卢胜彦是不存在的,上师是非上师,活佛也非活佛,莲生也非莲生,宗主更非宗主。

    卢胜彦祇是一个人的“符号”,上师祇是修持者的“名称”,活佛仅仅是天地间的一股“冲和之气”,莲生也是一个“法号”,真佛宗的“宗主”,原来是一股修行的缘分,缘聚者合,缘散则离,“宗主”不是永远,缘分散尽,何有“宗”?何有“主”?由于看得非常透彻了,因此,祇剩下“笑一笑”。

    我一直在想,我这第六十四本文集的书名是“佛光掠影”,而什么是“佛光掠影”?也许有很多读者不明白,其实我这“佛光掠影”,就是“笑一笑”,微微一笑的心领神会。

    在“佛光掠影”之中,写的正是“如珠如玉的小小心得”,“佛放光明的一刹那领悟”,“真正的佛理”,“真正的正见”,最重要的是“实修实证”,少谈人世间的是是非非。

    我这本“佛光掠影”,其中的道理,也许很深,也许很难去体会,也许我的思想太微妙。

    但是,读者们一定可以觉察书中充满了安祥的平安,有着微妙的光明在闪耀,无限的和蔼与调和,有不可思议的种种法力,有这种可人的气氛,无穷无尽的变化。

    “佛光掠影”将导人清凉清净。

    “佛光掠影”将使人得禅定与智慧。

    “佛光掠影”是禅观的无限扩张。

    莲生上师(莲生活佛)的大放光明,将直射到人类最深奥隐偏的地方去,将佛性发露无明。

    一九八六年五月写于美国华盛顿州雷门市真佛密苑


    目录:

    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