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天涯一游僧

    From 真佛百科
    This is the approved revision of this page, as well as being the most recent.
    175天涯一游僧
    封面 175zh.jpg
    文集册数 175
    书名 175天涯一游僧
    副题 大乐光明在十方
    英文书名 A Travelling Monk
    文学体裁 散文
    著作类型 文集
    页数 225
    篇数 96
    真佛般若藏电子书 繁体中文
    上一部作品 174一道彩虹
    下一部作品 176小雨缤纷集
    系列丛书


    175天涯一游僧
    作者 卢胜彦
    语言 繁体中文
    翻译版本 简体中文
    出版地 台湾
    出版机构 真佛般若藏文教基金会, 大灯文化
    出版日期 2004/10
    媒介 纸本, 电子, 有声
    有声书 华语
    ISBN 9789867903686
    OCLC 849587866
    DOI
    杜威分类法
    LC分类法
    Wikidata
    175天涯一游僧
    主题 弘法游记
    子主题 游记, 澳大利亚, 新西兰, 大溪地, 日本, 新加坡, 加勒比海, 法国, 英国, 荷兰, 意大利, 丹麦, 中国, 台湾, 马来西亚, 越南, 韩国
    文章体裁 散文
    关键词
    读者 真佛行者, 一般读者
    佛学级别 0
    修行级别 0


    内容简介: 读万卷书,是心灵的升华;行万里路,是眼界的开拓。走过名胜之地,容易勾起人们的思古悠情;徜徉山水之间,不难体会与自然合一,浑然忘我的意境。

    踏遍了东南亚、东北亚、欧洲、澳洲、北美、南美、南太平洋,莲生活佛卢胜彦在《天涯一游僧》中,详实地记录下了每一段旅程所带给他的心情与感触。

    走访世界各地、寻觅隐居之地,《天涯一游僧》写的是一位智者,重新感受自然风光与历史人文的历程。

    大溪地的落日、赌城的风云、夏威夷的草裙舞、生活三十八年的故乡台湾;希特勒的政权、安徒生的童话、拿破仑的独霸欧洲、亚历山大的叱咤风云…

    宣传视频:

    序: 自己的素描(序)

    人生的旅行(前言)


    旅游,总代表着美好,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放松和休闲。在现代人忙碌的生活步调中,哪怕只能偷得“半日闲”也是莫大的享受。人们爱旅游,除了它能带来身体的休息、压力的释放,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心灵的滋润和灵感的启发。

    每段旅程中,不管目的地是哪里,总容易挑起人们心中的感触和悸动。欣赏风景名胜,我们惊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置身异国风情,我们体验不同族群文化的传承;古迹风华巡礼,带领我们进入一段时空交错的隧道。旅行人所经历的,往往不只是“旅程”和“景点”的本身,而是一种感通生命的最佳方式。

    旅程,酝酿了每一滴智慧的结晶;游记,细说着每一步足迹的记录。

    踏遍了东南亚、东北亚、欧洲、澳洲、北美、南美、南太平洋,莲生活佛卢胜彦在《天涯一游僧》中,详实地记录下了每一段旅程所带给他的感触与灵思。


    大溪地的落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我和自然交织成一体;夏威夷的草裙舞,身口意的清净,融入旋律之中,身心皆忘;拉斯维加斯的赌城,应有尽有,我看透这些现象如过眼云烟,只是人生的一瞬;故乡台湾,令人怀念的“西北雨”及“雷阵雨”,教我如何不想念...


    一位恬淡豁达的僧者,一片一望无际的天空,一个寻觅隐居之地的缘由,交融出自然风光、历史人文、佛法妙义的新视野。走着走着,走遍了世界各地;写着写着,写成了《天涯一游僧》。

    人生好似一段旅程,求学、就业、婚姻、家庭,在生命的探索中,我们同样在找寻,找寻一个心灵的依归、歇脚的港口,使我们能深切体悟生命的价值与真义,如同一艘等待明灯指引的轻舟。

    活一天,感恩一天;活一天,快乐一天;活一天,修法一天。抓住每个当下,丰富人生的旅程,去精进、去实修,但愿人人的“生命游记”都是一则值得一看再看,耐人寻味的-美丽的篇章。


    卢胜彦的祖父卢昌,最先从闽南移居台湾的澎湖岛,原因不明,后来移居台湾嘉义。在嘉义经营“米行”及“油行”,成为嘉义的首富。卢胜彦的父亲卢耳顺,是第三太太游端香所生,六十岁时的祖父,生下一岁的父亲,堪称一奇,故父亲名为“耳顺”。孔夫子曰:“六十而耳顺。”

    祖父卢昌是首富,家产万贯,妻妾有多少?他曾问母亲卢玉女,家母笑而不答,表示很多。家母原来是祖父经营商行的会计,后来嫁给父亲。

    卢胜彦出生于一九四五年六月二十七日(农历五月十八日),于嘉义牛稠溪畔的鸡舍出生,因为二次大战,逃空袭的缘故。时年,父亲十九岁,母亲十八岁。

    父亲服务于台湾电力公司,可能勤务关系,先搬屏东,后搬高雄,于是卢胜彦在台湾南部高雄成长,有着南部人的热情,小学“大同国小”、初中读二所“高市二中、高市三中”、高中“高雄工职”,唯一值得一夸的是读“高雄工职”每学期均是第一名。

    卢胜彦没有参加大学联考,拒绝联考,主要是经济困顿,经济困顿不说也罢。后来考军校联招,入测量学校四年制大学部,毕业于测校(三十二期),即中正理工学院(二十八期),获工学士学位。从此,学生生涯便终了,时年约二十四岁。

    较值得一提的是,从高工起,便喜欢文艺写作,读大学亦如此,写诗、散文、小说、杂文、评论,编辑校刊,任记者,投稿报刊杂志,颇有小名气,参加文艺座谈,被赞誉为文艺青年,甚至他在军校时便出书四小册《淡烟集》、《梦园小语》、《飞散蓝梦》、《风中叶飞》,轰动一时。

    (获奖无数)

    卢胜彦独立的性格,应该从军校开始便是,也就是十九岁离开家庭,军校毕业服务于二个单位,“五八○二测量连”、“联勤制图厂”,官阶从少尉测量官升至少校工程官,卢胜彦在军中十年,服务期满,少校退伍。时年三十四岁。

    卢胜彦个性喜读书,读很多书,什么书都读。约在服务“测量连”的时候,高雄的家庭,因父亲调职台中青山水库(达见电厂),举家搬台中,此时,与卢胜彦服务单位相近,因此与家庭又较有来来往往。

    卢胜彦一生的转捩点在二十六岁,与家母赴玉皇宫,见青衣夫人,获瑶池金母开天眼,从此学道、学显、学密,这是一个人生的最大转变,如果没有青衣夫人指引,没有瑶池金母开天眼,没有亲见摩诃双莲池,印证自己前世是莲花童子,今天的卢胜彦可能在测量界,终了一生。(在三十岁时,与莲香上师结婚)但,由于卢胜彦在军中,军中对宗教很敏感,他测量兼修行,又说佛法,使他陷入了被保防官“监视”的生涯,被诸长官训话,当时的卢胜彦处境,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生活高潮迭起,又喜又悲又凄惨,酸甜苦辣兼有,也不知如何形容,幸好退伍才告终。

    退伍后,正式帮人问事神算(天启),兼看风水(师授),拜显密大师为师,广传佛法。

    一九八二年正式移民美国西雅图,时年三十八岁,他在四十二岁正式由果贤法师剃度出家。卢胜彦在台,创“灵仙宗”,在美国改名“真佛宗”,指引弟子修“真佛密法”。

    卢胜彦游历了东南亚、东北亚、欧洲、澳洲、北美、南美、南太平洋,甚至无名孤岛......等等。他将此书定名《天涯一游僧》,可算是名实相符合了。

    此书有不可思议的纪录。


    目录:

    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