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第一百本文集

    来自真佛百科
    这是此页面的已核准修订,也是最新修订。
    100第一百本文集
    封面 100zh.jpg
    文集册数 100
    书名 100第一百本文集
    副题 写作生涯的点滴
    英文书名 My 100th Book
    文学体裁 散文
    著作类型 文集
    页数 213
    篇数 27
    真佛般若藏电子书 繁体中文
    上一部作品 99西城夜雨
    下一部作品 101蝴蝶的风采
    系列丛书


    100第一百本文集
    作者 卢胜彦
    语言 繁体中文
    翻译版本 简体中文
    出版地 台湾
    出版机构 真佛般若藏文教基金会, 大灯文化, 真佛宗
    出版日期 1992/5
    媒介 纸本, 电子, 有声
    有声书 华语
    ISBN 9789865551872
    DOI
    杜威分类法
    LC分类法
    Wikidata
    100第一百本文集
    主题 传记人生
    子主题 生平
    文章体裁 散文
    关键词 写作
    读者 初皈依者, 真佛行者, 一般读者
    佛学级别 0
    修行级别 0


    内容简介: 一个人创作到一百本书了,那是什么样的写作境界呢?又是什么样的人生遭遇,促使一位作家能够笔耕不懈达到著作等身呢?本书是活佛作家卢胜彦的前半生,从艺文创作、学佛修行到明心开悟的真实披露。看当代文字弘法第一的法王作家,奋力开创命运的心路历程!

    青春提笔展现壮志,挫折打击更有恒心

    作者卢胜彦早期是喜爱文学创作的孩子,在他十八岁年少时代,以〈十一首短诗〉谱出创作的初曲,也因此应邀进入《高青文粹》参与编辑实务。当时,他满怀憧憬的发出“我将来要写四十本书”的豪情,换来他人视为痴人说梦般“不可能、说大话、骗人”的鄙视批评。

    虽然如此,他不因受到打压而停滞,反而择善固执的继续努力。历经遭遇无数次的退稿、挫折,饱尝创作必有的冷暖艰辛。这些考验,更激发他那不愿服输的精神和坚持,不只让他累积出了著作等身的傲人成绩,也让他在往后的修行,登峰造极。

    真挚创作,菩提心的表露

    步入青年的卢胜彦,持续他诚挚的写作,作品发表渐获肯定,屡屡获颁国军文艺金像奖、文艺青年奖章……,而他的作品,也反映出他个人的真性情:“在黄金年华,我的写作,正如我的多情。”这种心意的坦诚表白,仿佛是对读者的倾诉,也是对世俗的真情关怀;在他长远的未来,更将其转化为对众生的大爱;他对大众的菩提心,在此时已经略现端倪。

    人生转捩,险象迭出,化为笔下动人篇章

    二十六岁的清纯艺文作者卢胜彦,因为一场奇遇,使他接触到了无形的世界,于是他开始探索灵学并撰写灵书,希望让世人明白真的是有因果轮回,千万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然而却也因为写了五本内容玄奇的灵书,招来世俗大众对他的狂怒批指,也让人生从此有了极大的转折。他说:“我是千夫所指,就这样被世间的舆论打击与压迫。”

    在他痛心之余,仍有毅力的鼓励自己:“我几乎无法呼吸,但,我有无比的信心。” 黄金年华的卢胜彦,在经历误解与打击后,他仍然坚毅而理性的回应,在个人生命与社会之间,激出许多奇特的震荡,日 后逐一转化为笔下感人的作品。

    一日一篇文章,书达百册; 一日修一遍佛法,数拾年如一日。 这样的行之有恒,天下少人能及。 我要证明给世人看,我的恒心与毅力,是天下第一人! ~莲生活佛

    创作与修持,终身奉行,一百本文集之后还有…… 写作与修行是作者终身实践的两项志业,世人未料想到,半个世纪前的文艺青年,日后竟成了写作二百余本,度众五百万的法王。他内在闪烁的心灵神光,一直在世间跳跃不已,未曾停止,在2012年9月,创作量已达到229册之多,卢胜彦文集第229册《解脱的玄谈》,读者可以同步参阅!

    宣传视频:

    序: 爱说大话的小孩(序)

    那年,我才十八岁吧!

    我读“高雄高工”,因为写了一篇文章〈铸工厂内〉及〈十一首短诗〉,被邀请进入《雄工青年》(校刊)当编辑,他们认为我的文章有才气。

    当时的校刊主编是杨人望,后来杨人望毕业,校刊主编交棒给李世开,李世开邀我及庄正和,共同担任副主编。

    那时的高雄救国团的刊物是《高青文粹》,也是李世开负责,于是,我又担任《高青文粹》的编辑工作。(负责实际上的编务)

    我常常进出“高永堂印刷厂”,因为《雄工青年》及《高青文粹》均在该印刷厂印刷,我负责编辑及校对的实际工作。

    在实际的编务工作中,我明白铅字中的“宋体字”、“仿宋体字”、“正体字”、“黑体字”、“老五号”、“新五号”......。

    我计算文稿的数字,配合图片标题,避免下转第几版、第几页。


    在一次的文艺座谈会上,地点是高雄市的体育馆内的救国团办公室。

    主持人是《中国晚报》副刊的主编沈国南先生,而被邀请出席的女作家正是琼瑶女士,她一直羞红著脸,也快乐极了。

    很多人挤著坐在琼瑶的身边拍照纪念,而琼瑶端身正坐,脸上薄施粉脂,穿剪裁合身的洋装,轻轻巧巧的。

    我在想,这样一个小女人,她的文章竟如此多采多姿。

    沈国南在一旁大叫:“现在的琼瑶啊!她已是一位大作家了......。”

    李世开看见我呆立一旁,说:“来呀!我带你去会见一个人,他不是痖弦(名诗人),也不是纪弦(名诗人),而是一位年轻有潜力的诗人。”

    我俩挤开人群,我见到一位诗人,他是姚家俊。

    也许是诗人特有的狂气吧!他说话及神情是有棱有角的那种气派,有孤高的味道。我迷惑于他斩钉截铁的言谈神情,及突出的个性。

    这位诗人,有一双晶亮的眼睛,有浓浓的长睫毛镶著,清白的脸,弧形的嘴,但发乱乱地盖在他瘦削的脸。

    他站起来时,身子倾斜,原来很小就有“小儿麻痹症”。


    第二次遇见姚家俊,他递给我一张折叠起来的纸片。

    “不要让别人看见。”姚家俊说。

    “是这样的吗?”

    “是,是这样的,这是我的几首诗,很珍贵的,我自己印刷的,我不随便送人,可以藏诸名山的,因为是你,我才送你。”我愣了半天,才如梦方醒。

    我拿回家看,看了半天,看不懂。

    “意识流的诗”。

    在姚家俊的面前,我常常呆若木鸡,他懂得很多文艺界的掌故,对一些作家观察很细微,开口是“周梦蝶”、“余光中”的,均是名诗人。

    他告䜣我说:“你跟我谈诗,只有听我的,不要和那些不正派的诗人来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仍然不懂,什么“害人”?什么“防人”?


    有一天,我对姚家俊说:

    “我将来要写四十本书。”我当时确实是这样想的。

    他霍地站起来,身子当然是倾斜的,用手指着我的小脑袋。

    “说大话。”

    “骗人。”

    “不可能。”

    “不诚实。”

    他用睨视的眼看着我,用手指着我,大叫:“你这样子的狗屁文艺作者,也想写四十本书,出版四十本书,不可能,你根本不可能,痴人说梦。”

    那年,我才十八岁。

    我告诉很多作家,我要写四十本书。

    他们告诉我:“不可能。”

    一九九二年五月 莲生活佛卢胜彦 于美国华盛顿州雷门市“真佛密苑”


    目录:

    导读: